多因素耦合:新时代政策议程设置的深层次逻辑——基于定性比较分析(QCA)方法Multi-Factor Coupling:The Deep Logic of Policy Agenda Setting in the New Era:Base on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QCA)
刘跃志,孙莉莉,唐书清
摘要(Abstract):
[目的/意义]政策议程设置考量政府的回应性和公众的参与性,在建设美好生活的新时代,政策议程设置也会随着一些因素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学界对政策议程设置的模式和路径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却缺乏对影响政策议程设置的多因素研究。[方法/过程]本文运用政策科学的多源流理论,将政策议程设置视作一个多因素耦合作用的决策过程,选取46 个政策个案,从问题源流、政策源流和政治源流三个维度,选取了焦点事件、智库发声、主流媒体支持、群体抗议、政府变更等五种因素作为条件变量,运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分析了影响政府政策议程设置的因素。[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多因素耦合才是新时代政策议程设置的逻辑。本文为新时代背景下政策议程设置提供了系统化的可行性思路。
关键词(KeyWords): 政策议程设置;多源流理论;定性比较分析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刘跃志,孙莉莉,唐书清
DOI: 10.19318/j.cnki.issn.2096-1634.2021.05.04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王绍光.中国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模式[J].中国社会科学,2006(5):86-99,207.
- [2]武晗,王国华.注意力、模糊性与决策风险:焦点事件何以在回应型议程设置中失灵?——基于40个案例的定性比较分析[J].公共管理学报,2021,18(1):55-65,170.
- [3]赵静,薛澜.回应式议程设置模式:基于中国公共政策转型一类案例的分析[J].政治学研究,2017(3):42-51,126.
- [4]刘伟,黄健荣.当代中国政策议程创建模式嬗变分析[J].公共管理学报,2008,5(3):30-40,122.
- [5]王洛忠.我国转型期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公民参与研究:一种利益分析的视角[J].中国行政管理,2005(8):86-88.
- [6]徐晓新,张秀兰.共识机制与社会政策议程设置的路径: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为例[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1(3):26-37,191.
- [7]钱再见.新型智库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制度化路径研究:以公共权力为视角[J].智库理论与实践,2016,1(1):52-61.
- [8]柏必成.智库如何介入政策制定过程:可能的路径[J].理论与改革,2020(6):119-131.
- [9]徐增辉,刘志光.政策议程设置的途径分析[J].学术研究,2009(8):60-65.
- [10]邓喆,孟庆国.自媒体的议程设置:公共政策形成的新路径[J].公共管理学报,2016,13(2):14-22,153.
- [11]潘雅婷,杨永恒.中国新媒体时代下的政策议程设置:以天津“8.12”爆炸事件为例[J].中国行政管理,2017(9):35-41.
- [12]约翰·W.金登.议程、备选方案与公共政策[M].丁煌,方兴,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57-85.
- [13]曾令发.政策溪流:议程设立的多源流分析——约翰·W.金登的政策理论述评[J].理论探讨,2007(3):136-139.
- [14]柏必成.政策变迁动力的理论分析[J].学习论坛,2010,26(9):50-54.
- [15]周超,颜学勇.从强制收容到无偿救助:基于多源流理论的政策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5(6):80-85,138.
- [16]张建.我国异地高考政策的议程设置机制分析:基于多源流理论视角[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3):70-74.
- [17]杜运周,李佳馨,刘秋辰,等.复杂动态视角下的组态理论与QCA方法:研究进展与未来方向[J].管理世界,2021,37(3):180-197,12-13.
- [18]杜运周,贾良定.组态视角与定性比较分析(QCA):管理学研究的一条新道路[J].管理世界,2017(6):155-167.
- [19]欧阳丹霞.“政策短命”现象及其治理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2013:62-72.
- [20]陈振明,黄元灿.推进地方新型智库建设的思考[J].中国行政管理,2017(11):43-49.
- [21]张志强,苏娜.国际智库发展趋势特点与我国新型智库建设[J].智库理论与实践,2016,1(1):9-23.
- [22]邝艳华,叶林,张俊.政策议程与媒体议程关系研究:基于1982至2006年农业政策和媒体报道的实证分析[J].公共管理学报,2015,12(4):39-46,154-155.
- [23]马海群,邹纯龙,王今.基于多源流理论的美国情报管理制度变革动因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21,44(5):1-7.
- [24]张坤,张智勇.基于“内外环境论”视角的短命政策孕育过程分析[J].领导科学,2021(2):32-35.
- [25]Carsten Q.Schneider and Claudius Wagemann,Set-Theoretic Methods for the Social Sciences:A Guide to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pp.285-286.
- [26]陈姣娥,王国华.网络时代政策议程设置机制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3(1):2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