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理论与实践

访问量:392157

专题:AI时代的智库研究范式

  • AI大模型驱动智库高质量发展的思考——基于开源DeepSeek R1大模型应用的部分实证

    洪学海;史峰;

    [目的/意义]探索将AI大模型应用于智库理论与实践研究,推动智库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本文立足智库理论与实践的基本逻辑,通过分析开源AI大模型带来的影响,讨论AI大模型与智库研究的关系及实证、基于AI大模型的智库研究范式转换技术路径、AI大模型的复杂性与应用于智库研究需要注意的问题等,并通过DeepSeek R1进行部分实证分析。[结果/结论]通过云端和侧端部署AI大模型,目前,AI大模型能够部分支持智库研究工作,促进智库研究的范式转变,但由于大模型机理认识的复杂性,还不能现实完全依赖AI大模型开展智库研究工作,需要人机协同。

    2025年04期 v.10;No.58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1K]
    [CNKI下载次数:772 ] |[网刊下载次数: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9 ]
  • AI大模型普惠发展时代面临的挑战与思考

    曹静;王书华;任浙豪;

    [目的/意义]AI大模型作为人工智能技术体系的重要内容,以其技术突破性创新和全球井喷式应用发展而引发关注。[方法/过程]本文研究指出AI大模型进入普惠发展时代,其在模型技术、产业化落地和创新生态角度具有智能涌现等显著的时代特点,但智能跃迁时代AI治理也面临着数据安全、决策黑箱化、多重社会性挑战、地缘政治安全等诸多挑战。[结果/结论]研究提出坚持分级分类制度化监管、推进市场与社会协同治理、加强人才体系化建设、技术标准建设和赋能智库研发范式等发展建议。

    2025年04期 v.10;No.58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1K]
    [CNKI下载次数:942 ] |[网刊下载次数: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 ]
  • AIGC时代新型智库的隐忧:来自数据可靠性与技术依赖的双重挑战

    李广建;

    [目的/意义]分析AIGC技术对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发展带来的双重挑战,即数据可靠性与技术依赖问题,探讨其潜在风险及应对策略,以提升新型智库在人工智能时代的科学性和独立性。[方法/过程]通过文献分析与案例引证,梳理AIGC技术在智库研究中的应用现状与风险表现,从数据真伪、模型缺陷、认知依赖等角度系统剖析AIGC对智库工作的影响,并提出“制度—素质—技术”三位一体的协同治理框架。[结果/结论]AIGC技术在提升智库研究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数据真实性难以保障、模型生成内容存在偏差、研究人员过度依赖技术等风险。新型智库应通过建立健全数据治理制度、提升研究人员AI素养、构建适配性技术体系等措施,实现认知主导与技术赋能的有效平衡,确保智库研究的科学性、原创性与社会责任。

    2025年04期 v.10;No.58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4K]
    [CNKI下载次数:5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新一代AI技术大规模应用带来的变革与治理

    霍国庆;

    [目的/意义]本文旨在探讨新一代AI技术所带动的全面的社会经济变革及其治理方略。[方法/过程]本文从DeepSeek的内在机理及其合理推论入手,分析了新一代AI技术应用在个人层面、组织层面和社会层面所带动的范式变革,以及短期和长期可能使人类陷入发展困境乃至生存危机的挑战。[结果/结论]针对这些挑战,本文提出了四项AI治理机制的设计和优化的对策。

    2025年04期 v.10;No.58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7K]
    [CNKI下载次数:3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大语言模型在决策咨询工作中的应用解析

    黄吉海;周雷;王延飞;

    [目的/意义]大语言模型在决策咨询领域具有较大应用潜力,分析其面临的精准性与可靠性问题,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本文立足当前大语言模型的特点,分析探讨了其在决策咨询应用中暴露出的模型幻觉、持续学习能力不足、多模态输入输出融合困难、可解释性和价值观对齐等问题。[结果/结论]研究提出了构建“知识增强+专家验证”、优化增量训练、强化符号逻辑与大模型融合、打造全息信息管道以及建设语料约束体系的五维应对框架,推动大语言模型赋能决策咨询。

    2025年04期 v.10;No.58 2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3K]
    [CNKI下载次数:4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 ]
  • 营造人工智能发展条件 筑牢智慧时代发展根基

    贺德方;陈涛;杨芳娟;张昊;

    [目的/意义]本文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需求,提出以体制机制创新激发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活力,以科技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为我国抢占全球科技竞争制高点、拓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空间提供有力支撑。[方法/过程]本文从战略统筹、技术攻关、生态构建、风险治理等维度,梳理全球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我国创新路径,分析我国人工智能顶层设计、根技术研发、根生态构建、场景创新和示范应用等方面的制度创新逻辑。[结果/结论]本文从完善国家统筹协调机制、健全根技术研发体系、创新市场化要素资源配置机制、优化科技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的制度环境、构建人工智能人才雁阵格局以及深度参与国际治理体系建设等六个方面,提出健全我国人工智能发展体制机制的对策建议。

    2025年04期 v.10;No.58 25-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9K]
    [CNKI下载次数:2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负责任的人工智能治理的进路选择

    李刚;魏弋;

    [目的/意义]人工智能技术正经历颠覆式革新,深刻重塑生产生活方式,但人工智能治理在标准化建设与统一性规则制定方面仍存在短板。本文旨在系统剖析人工智能技术的治理路径与优化策略,以此推动人工智能负责任发展。[方法/过程]本文以人工智能技术的主要特性为逻辑起点,从技术自身的发展特性、技术与人类社会的交互特性以及技术被赋予文化意义后的政治战略特性,详细讨论负责任的人工智能的治理所需要的国际环境、治理框架和发展生态。[结果/结论]人工智能治理的核心是协调技术发展与人类行为规范之间的互动关系。我国需要在充分认识西方国家的技术霸权风险的基础上明确技术与数字主权边界,深化人工智能治理的国际合作并积极参与国际治理标准制定,提升全球治理议程话语权;同时要推动技术治理决策的包容性与多元性、强化伦理教育并重点加强用户端技术素养培育,夯实治理社会基础;最后是构建动态适配、灵活高效且交互性强的治理框架,为负责任的人工智能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2025年04期 v.10;No.58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7K]
    [CNKI下载次数:479 ] |[网刊下载次数: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人工智能对智库研究运营的影响与适应性转换

    周湘智;

    [目的/意义]针对当前人工智能对智库带来的深刻影响,从组织结构、研究方法和运营方式等方面分析多维影响,提出适应性变革的具体路径。[方法/过程]本文以问题为导向、以应用为目的,按照“影响机理—面临挑战—优化策略”技术路线展开研究,阐述智库智能化转型的必要性和机理,探讨人工智能时代智库建设的挑战和优化策略,为人工智能嵌入智库研究以及建设与运营提供理论支持。[结果/结论]人工智能正在深刻改变智库的传统研究范式、内部工作程式、组织结构模式、人员配置阵式、知识管理形式、价值呈现方式和组织文化样式,需要在相应领域加快推进七大适应性变革。

    2025年04期 v.10;No.58 36-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3K]
    [CNKI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知识整合力、人才聚合力、品牌传播力:AI时代的智库“三力”建设

    徐宁;何亮;

    [目的/意义]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正深刻重塑着信息处理、知识生产和决策咨询模式,对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本文旨在探讨AI时代下,智库如何从传统模式向平台化、智能化转型,以提升其咨政建言水平和更高维度能力。[方法/过程]本文立足智库研究与运营的实践场景,聚焦知识整合力、人才聚合力、品牌传播力这三大核心能力,系统性探讨了人工智能如何通过人机协同、技术应用、场景赋能等方式,助力智库“三力”建设。[结果/结论]研究发现,AI能显著扩展智库在知识获取与加工方面的范围、效率与维度;助力人才从“被动匹配”转向“智能协同”,实现精准画像与供需对接;并在政府、社会和国际层面,构建智能、交互、精准的全域传播体系。这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探索下一个十年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路径。

    2025年04期 v.10;No.58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8K]
    [CNKI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从结果量化到过程赋能:AI技术驱动下科研评价的范式转型与实践路径

    张琳;陈国梁;

    [目的/意义]科研评价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环节,但现行体系长期受制于价值量化异化与过程评价缺失,难以真实反映科研活动的多维价值。为揭示AI技术驱动下科研评价的新机制,并探索科学合理的实践路径。[方法/过程]构建“技术赋能—范式转型—实践路径”三维分析框架,系统阐释AI技术在科研评价中的应用潜力。基于大语言模型等技术发展背景,探讨科研过程的可追溯性、价值的可解释性和知识的可关联性,并从目标、维度与主体三个层面解析评价范式的转型逻辑。[结果/结论]研究表明,AI技术驱动的科研评价能够推动评价目标由成果计量向过程追溯延伸,评价维度由指标裁定向多维诊断拓展,评价主体由人机交互向协同决策重构。通过挖掘过程数据要素、设计动态指标体系与培育开放协同生态,可在技术理性与人文价值的协同演进中,促进科研评价从结果量化向过程赋能的持续发展。

    2025年04期 v.10;No.58 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4K]
    [CNKI下载次数:489 ] |[网刊下载次数: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人工智能嵌入咨政研究的伦理挑战与应对

    杨平宇;江翠平;

    [目的/意义]本文聚焦人工智能嵌入咨政研究所引发的诸多伦理难题,如在具体场景中的偏见产生、隐私泄露、可解释性的缺失等及其对政策决策的影响,旨在构建面向公共决策流程的AI伦理规范,提出相应的可操作的治理要点,从而提升咨政研究对科学决策与良治的支撑能力。[方法/过程]本文首先回顾了人工智能伦理领域的学术成果;然后考察了人工智能在咨政报告领域的实际应用情况,并对潜在的伦理风险进行了分析。[结果/结论]本文提出了针对性治理措施,包括优化算法透明机制、建设跨部门数据共享平台、强化公众参与与信任建设以及推进人机协作模式,以提升人工智能技术在咨政研究中的应用质量,为智库与政策制定者提供切实可行的实践路径。

    2025年04期 v.10;No.58 5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7K]
    [CNKI下载次数:209 ] |[网刊下载次数: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专题:智库数字化转型

  • 数字赋能科技智库的平台建设探索与实践

    申金升;孙飞翔;武虹;高洁;

    [目的/意义]本文旨在探索针对科技智库的数字赋能路径,为科技智库的数字化转型建设提供启示和实践参考。[方法/过程]本文通过对已有研究综述,归纳和分析了科技智库发展面临的问题和需求,揭示了数字技术对科技智库发展的赋能作用,提出了针对科技智库的数字赋能体系架构,并剖析了实践案例。[结果/结论]研究发现,科技智库需要提升研究选题的前瞻性和战略性、研究视野的综合性和国际性、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客观性、研究实施的规范性和高效性、咨询建议的创新性和实用性。数字技术能够赋能科技智库形成基于数据的流程化分析模式,提升科技智库能力水平。科技智库的数字赋能路径,不仅需要加强数据资源基础建设和数智工具的持续创新开发,还需要重视对专家智慧的激发及其隐性知识资产沉淀。

    2025年04期 v.10;No.58 62-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3K]
    [CNKI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 ]
  • 基于服务视角的科技智库分类及其数据体系建设研究

    温馨;武虹;高文静;赵正国;郑浩峻;

    [目的/意义]在数字化时代,以数据体系为逻辑起点,反向驱动对科技智库的研究与探讨,是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方法/过程]明确服务对象和服务主题既是从服务视角对科技智库进行分类的依据,也是分类数据体系的重要前提。基于此,本文结合信息领域相关理论,将科技智库分为主体型科技智库、主题型科技智库和复合型科技智库,对可建设主体导向数据体系、主题导向数据体系和复合导向数据体系;并以美国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日本未来工学研究所和美国兰德公司为例,进一步探讨并总结对比三类数据体系的建设特点。[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复合导向数据体系融合了主体导向和主题导向两种数据体系的特点,助力科技智库解决满足多领域需求的“宽度”问题和针对研究主题开展专业化探索的“深度”问题,这极有可能是科技智库在数字化时代实现多领域专业化发展的必经之路,是其提升决策支撑能力的关键环节。

    2025年04期 v.10;No.58 70-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0K]
    [CNKI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 ]
  • 我国智库数字化转型的行动框架和实践路径

    周元;魏颖;陈瑾钰;

    [目的/意义]智库数字化转型对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针对现有研究对智库数字化转型“是什么”“为什么”“怎么转”不够系统充分的现状,本文首先界定了智库数字化转型的概念,提出其提高研究质量、提升咨政时效、优化组织管理和创新商业模式四重价值;其次,以277篇相关数字化转型研究文献涵盖的1,606个影响要素作为研究对象,使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共词聚类等可视化分析,得出“创新驱动、数据资源、数字生态、信息资源、数字文化、数字技术、数字领导力、数字人才、战略规划、数字平台”十类主题分布。[结果/结论]本文整合归纳形成了智库数字化转型行动框架,提出转战略、聚数据、搭平台、强人才、融技术和建生态六个实施路径,为加速推动智库数字化转型提供参考。

    2025年04期 v.10;No.58 78-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0K]
    [CNKI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智库多源数据资源融合理论模型初探

    程豪;

    [目的/意义]在数据资源急速膨胀和变革的背景下,本文旨在探讨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智库多源数据资源融合理论模型的构建与实践路径,为智库数字化转型和范式跃迁提供参考。[方法/过程]本文首先提出智库多源数据资源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点,在系统梳理不同类型多源数据资源融合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智库多源数据资源融合理论模型,并初步探索建立工作流程机制和实践路径。[结果/结论]本研究提出的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智库多源数据资源融合理论模型可以有效解决数据资源碎片化、时滞性强等问题,对解决数据资源整合优化、价值信息深入萃取,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2025年04期 v.10;No.58 88-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3K]
    [CNKI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实践探索

  • 地方新型社会智库的创新发展路径研究——内蒙古北宸智库研究中心的探索实践与思考

    蔡常青;

    [目的/意义]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我国新型社会智库已经从“以建为主”转向“以用为主”的新阶段,但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比较突出,尤其是地方社会智库普遍面临外部资源短缺和内部机制乏力的双重制约。因而研究地方社会智库如何创新机制突破资源瓶颈的问题尤为必要。[方法/过程]本研究采用案例分析法,对内蒙古北宸智库研究中心在这方面的探索实践进行总结和思考。[结果/结论]地方新型社会智库的创新发展,关键是借助政府鼓励政策和自身灵活性优势,将“资源短缺”转化为“机制创新”动力,立足实际,创新人才发展战略和组织运行机制,走出一条适应社会智库特点的志愿共建共治共享的发展道路。从长远发展来看,其可持续发展的能量源于自身能力建设不断提升与政策环境优化的双重驱动。

    2025年04期 v.10;No.58 96-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7K]
    [CNKI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世界一流央企智库“中国标准”的建构逻辑

    康宇航;高昕;于米;

    [目的/意义]系统探讨世界一流中央企业(以下简称“央企”)智库“中国标准”的理论框架和底层逻辑,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央企智库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路径。[方法/过程]本文在综合分析西方企业智库的典型特点与央企智库的共性特征基础上,从精神内核、功能定位、运行机制和评价体系视角,系统剖析“中国标准”的独特性。通过文献分析、政策文本编码和案例研究,本文提出三维政策逻辑框架,并基于价值逻辑、政策逻辑和实践逻辑,重点分析世界一流央企智库“中国标准”的建构逻辑和路径。[结果/结论]世界一流央企智库“中国标准”的独特性通过价值逻辑、政策逻辑与实践逻辑实现了有机统一。在价值逻辑上,通过政治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形成央企智库“中国标准”建构的内在逻辑和理论内涵。在政策逻辑上,通过“政治建设—战略服务—创新驱动”的三维框架,形成央企智库“中国标准”独特的制度优势。在实践逻辑上,通过政治引领制度化、战略支撑精准化、产业赋能生态化和专业影响权威化等标准体系,构建全链条的央企智库“中国标准”发展路径。

    2025年04期 v.10;No.58 104-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8K]
    [CNKI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智库研究成果转化应用的解释框架与促进路径

    柏必成;

    [目的/意义]智库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值得引起人们高度重视。明确智库研究成果转化应用背后的影响因素及构建出智库研究成果转化应用的解释框架,既有助于更好理解智库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又有助于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来促进智库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方法/过程]通过对既有相关研究的梳理,初步识别出影响智库研究成果转化应用的具体因素,这些因素可进一步呈现为影响智库研究成果转化应用的7种关键因素。在对7种关键因素和智库研究成果转化应用之间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出一个用于解释智库研究成果转化应用的分析框架。借助这一解释框架,有针对性地提出智库研究成果转化应用的促进路径。[结果/结论]促进智库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一要大力实现研究和传播的“双轮驱动”;二要以研究的自主性、持续性和前瞻性增强智库研究成果的价值性;三要有效利用和积极维护(智库和决策者)双向交流的通畅性。

    2025年04期 v.10;No.58 113-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0K]
    [CNKI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智库镜鉴

  • “以人为本”人工智能研究所对美国人工智能政策的影响

    黄彩梅;

    [目的/意义]智库是影响美国人工智能政策的一股重要力量。研究“以人为本”人工智能研究所对美国人工智能政策的影响,可以更好地洞悉智库在美国政治制度运作中的作用。[方法/过程]本文基于政策过程理论考察“以人为本”人工智能研究所对美国人工智能政策的具体影响,基于知识运用理论和社会分层理论考察“以人为本”人工智能研究所实现政策影响力的方式。前者注重考察其实现政策影响力的内部能力,后者则注重考察考察其实现政策影响力的外部能力。[结果/结论]“以人为本”人工智能研究所对美国人工智能政策的影响主要体现为推动美国人工智能研究资源建设。从政策过程视角来看,“以人为本”人工智能研究所参与了政策问题、政策议程和政策制定三个阶段,并产生了以“线型影响为形式、政策合法化为结果”的影响。从知识运用视角来看,“以人为本”人工智能研究所的影响根植于其政策研究和政策叙事中。从社会网络视角来看,“以人为本”人工智能研究通过构建和运用核心网路、中心网路和边缘网络向受众投递政策建议。

    2025年04期 v.10;No.58 12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7K]
    [CNKI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国外高水平大学智库发展经验探讨——以贝克公共政策研究所、国际事务与外交战略研究中心、东亚研究所为例

    高凡;潘淑荣;成茂;

    [目的/意义]大学智库既具备普通智库政策咨询和服务社会的一般功能,还具有独特的学术研究和提供高质量政策咨询的功能。研究国外高水平大学智库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要素,对加快我国大学智库高质量发展、提高其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依据高校智库全球影响力排名,科学选取3家国外高水平大学智库作为研究样本,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深入剖析国外高水平大学智库的发展模式和成功经验。[结果/结论]国外高水平大学智库在管理模式、人才结构、融资机制、国际影响和传播方式存在一定的共性。提升我国大学智库高质量发展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坚持独立自主,形成科学的管理模式;重视人才培养,保证队伍的多元化;多渠道获取经费,搭建配套资金体系;关注前沿话题,积极参与国际研讨;重视成果产出,推动智库成果传播。

    2025年04期 v.10;No.58 13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8K]
    [CNKI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发展科研机构的智库职能:德国保罗·埃利赫研究所的经验与启示

    李莎;沈东婧;

    [目的/意义]在全球科技竞争加剧的背景下,我国科技智库在政策支撑的专业化、时效性与国际参与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局限性,难以有效应对生物技术等高监管领域日益复杂的治理挑战。德国保罗·埃利赫研究所(Paul-Ehrlich-Institut,PEI)作为生物医药和疫苗监管领域的重要科研机构,积累了智库职能发展的实践经验,可为我国生物技术领域科研机构发展智库职能提供借鉴。[方法/过程]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法,基于PEI官方文献和报告,分析PEI从科研机构向具备智库职能的综合机构演化的路径,包括其科研—政策互动模式、技术评估对政策制定的支撑作用以及国际合作推动生物技术治理创新。[结果/结论]案例分析显示,PEI的智库职能发展基于高水平科研基础,通过技术评估的实证支撑、跨学科协同机制以及国际合作推动得以实现。结合其经验和我国科技治理体系的现实需求,建议我国生物技术领域的科研机构在具备政策耦合性和组织适应性的前提下,增强智库意识,提升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政策建议的能力;政府部门可通过机制建设与制度支持,优化科研—政策融合环境。通过双向推动有效发展智库职能,为国家生物技术创新和科技治理提供科学支撑。

    2025年04期 v.10;No.58 144-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9K]
    [CNKI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信息动态

  • 地方、社会智库的创新发展——2025第十二届新型智库建设学术研讨会通知

    <正>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能力建设,总结交流社会智库创新发展的实践经验,探讨地方、社会智库建设的特点规律,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以及呼和浩特民族学院,拟于2025年9月12—14日联合举办“地方、社会智库的创新发展——2025第十二届新型智库建设学术研讨会”。诚邀地方、社会智库相关专家学者及智库工作者参会(撰文或直接参加),会议优秀论文经同行评审通过后将优先发表在《智库理论与实践》。

    2025年04期 v.10;No.58 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2K]
    [CNKI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第十届智库能力与新型智库建设高级研修班通知

    <正>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核心能力建设,探讨智库建设的理论和基本规律,推进中国特色新型智库高质量发展,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和浙江工业大学拟于2025年10月15—17日举办第十届智库能力与新型智库建设高级研修班。研修班将邀请国内智库专家学者就相关问题进行研讨和交流。诚邀全国来自各类智库、研究机构和高校的相关专家、学者及智库工作者参会(撰文或直接参加),会议优秀论文经评审通过后将优先发表在《智库理论与实践》(核心期刊)。

    2025年04期 v.10;No.58 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6K]
    [CNKI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