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熊励;郭心怡;郭佳璐;
[目的/意义]面对全球范围内突发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的加剧,提高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已成为应急管理智库韧性建设的重要议题,科学评估现行政策可为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增强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方法/过程]本文基于韧性治理视角,以2018—2023年我国27个省份累计出台的54项应急物资保障政策为例,通过内容分析法构建应急物资保障政策的量化评价体系,测算各项应急物资保障政策文本的政策一致性(policy modeling consistency,PMC)指数,从整体特征、等级维度和韧性治理三个方面对应急物资保障政策文本质量评估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结论]①我国应急物资保障政策顶层设计较为合理,等级分布呈现“葫芦形”,其中,优秀等级1项、良好等级28项、合格等级5项和不合格等级20项;②应急物资保障政策文本编制具有属地性特征和横向府际差异,PMC指数差异显著,最高为8.5,最低仅0.11;③应急物资保障政策文本在政策依据、政策工具和政策适用范围方面表现效果好,而在储备模式、资源保障以及信息化手段方面,未能提供足够的说明或详细规划。建议从强化政策协同和应急物资的分类指导、构建多元化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以及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应急物资管理全周期的深度应用三个方面进一步优化政策设计思路。
2025年03期 v.10;No.57 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7K] [CNKI下载次数:5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 ] - 孔志国;
[目的/意义]本文旨在探讨在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美国对华实施的认知战,研究这种战争的主要方式、基本内容、表现特征以及带来的危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的有效应对之策。[方法/过程]本文以话语分析领域对污名化最有解释力的跨学科、综合性的框架理论作为研究范式,以美国保守派智库对华污名化为例进行分析,探讨美国保守派智库对华污名化的生成、发展、演变与影响,并由此总结美国保守派智库对华污名化在内的美国对华认知战的主要表现、基本特征。[结果/结论]美国保守派智库对华污名化在内的美国对华认知战是一种多主体、全时域、多方位的新型战争,具有成本低、隐蔽性高、杀伤力强的特性,以及不区分平时和战时、不区分前线和后方的特点。中国要加强对美西方国家认知战实践做法的研究,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提升话语建构能力,注重加强国际传播。
2025年03期 v.10;No.57 15-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8K] [CNKI下载次数:20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 邓超;曹琪;郭剑锋;
[目的/意义]企业是国家创新体系的主体。研究数字化转型对中国企业创新的影响旨在为促进中国企业创新发展提供理论依据,进而充分发挥数字化转型战略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合力效应。[方法/过程]本文以2007—2022年3,105家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例,结合计量分析和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索数字化转型对中国企业创新的影响,进而探索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企业创新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结果/结论]本文研究发现,建设数字领导力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为33.4%,但当前企业数字领导力建设仍在起步阶段;数字技术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为1.1%,但数字技术抑制研发投入转化为企业创新的效率。此外,本文发现97.1%的企业依赖强研发投入驱动创新,且企业存在年限增加一年,对企业创新的抑制作用为2.8%。
2025年03期 v.10;No.57 25-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0K] [CNKI下载次数:18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马巧燕;吴绍忠;
[目的/意义]对美国国家情报战略进行概念界定及变革动因和路径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美国国家情报战略的准确内涵,识别情报战略变化的关键变量,为完善我国情报战略提供有益借鉴。[方法/过程]本文建立多源流理论分析框架,总结适用于分析美国国家情报战略的框架,并运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分析美国国家情报战略变革动因和路径。[结果/结论]多源流理论对美国国家情报战略变革动因和路径具有较好的解释力。经分析,美国的国家情报战略存在7种变革动因以及4种变革路径,呈现美国国家情报战略变革的深层逻辑。对此,我国应从加强对美国情报战略变革前因要素的监测和锚定战略竞争关键领域两方面切实提升我国情报能力、完善我国的情报战略,以更好地应对新时代大国竞争。
2025年03期 v.10;No.57 3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5K] [CNKI下载次数:3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 ] - 袁红;黄楷;
[目的/意义]互联网赋予公众新的表达利益的渠道,使网络舆情成为突发公共事件中社情民意的集中反映。探究社会化媒体环境下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对政策议程设置的影响,有助于政府优化危机管理能力,提升政府公信力。[方法/过程]本文基于多源流理论和SEIR模型,构建了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推动政策议程设置SEIRG(susceptible-exposed-infectious-recovered-government,无知者—接触者—传播者—理智者—政府)模型,通过仿真实验揭示并验证了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演化对政策议程设置的推动作用。[结果/结论]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推动政策议程设置的演进逻辑包括:主体从被动少数变为主动多数;客体从杂乱零散变为有序完善;渠道从信息传递变为互动机制;效果从议程提出变为政策落地。最后,本文基于多源流理论从推动问题流高效畅通、政策流公正公开、政治流开放创新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期提升政府政策议程设置能力。
2025年03期 v.10;No.57 50-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7K] [CNKI下载次数:6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张云中;余瓒昊;
[目的/意义]厘清媒体型智库舆论引导力建设的短板、抓手和路径,有助于进一步健全舆论引导机制,有效传播主流价值观念。[方法/过程]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围绕主旋律领导力、议程设置力、舆论监控力、国际话语权力、沟通调节力和演化传播力6个分力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其次运用德尔菲法邀请领域内专家学者对指标体系进行赋权。在此基础上,筛选5家主流媒体型智库作为参评对象进行实证测评。[结果/结论]三种主流媒体型智库的舆论引导力具有不同优势。为提升其舆论引导效能,综合兼优型可着眼于整合全面优势表达中国声音,优劣参半型需发挥所长调整舆论引导方向,单发优势型可塑造专长培养受众群体,从而共同服务于公众价值观的正向引导和中国话语的权威表达。
2025年03期 v.10;No.57 6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9K] [CNKI下载次数:3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 李广建;王楚涵;
[目的/意义]实体管制清单是发达国家实现经济目标与应对科技竞争的重要工具。本文通过研究发达国家实体管制清单体系与运行机制,为我国系统认识实体管制清单提供情报支持。[方法/过程]本文采用文本分析法与案例研究法,收集相关的政策文件、会议记录、智库报告以及情报机构的公开资料,全面回顾发达国家实体管制清单的概况,持续跟踪特定案例,并总结归纳。[结果/结论]根据实体管制清单的功能,将清单分为警告警示类清单、管制原产物项获取类清单、金融管制与制裁类清单、对应特定项目类清单、直接禁止类清单和禁入市场类清单等6类,并分析各清单的侧重与关联。实体管制清单的管理是一个复杂且动态的过程,主要包括以公众参与为主的信息征询、汇集专家意见的咨询委员会提议、立法机构发挥监督作用的国会提案以及提供决策参谋的智库建议。
2025年03期 v.10;No.57 7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3K] [CNKI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 孙鸿飞;葛文博;武慧娟;赵普光阳;
[目的/意义]当前,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经济中,智库日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支撑作用,其建设水平充分地展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研究高校智库建设的动力机制与发展路径助于更好地推动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的建设和发展,为尽快实现中国智库建设现代化做出贡献。[方法/过程]首先,通过对国内外有关智库建设的文献进行梳理,得到影响高校智库建设的7个维度、30个动力因子;其次,根据各个动力因子之间的关系提出高校智库建设的4个作用力,深入剖析高校智库建设的动力机制;最后,通过实例数据分析,挖掘最影响高校智库建设的关键动力因子。[结果/结论]根据系统动力学原理与方法,结合实例数据,得到最影响高校智库建设的关键动力因子是专家数量和高校成果数量。据此,根据相应的动力机制提出加强智库人才管理、优化智库成果质量管理、完善智库成果转化管理的发展路径。
2025年03期 v.10;No.57 84-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9K] [CNKI下载次数:7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 ] - 赵长峰;高阳;
[目的/意义]智库是全球卫生治理的“多利益攸关方”之一,也是卫生治理规范的重要倡导者。发掘智库进行卫生治理规范倡导的主要方式。这不仅对提升中国智库的全球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还有助于在后疫情时代全球卫生治理改革进程中贡献中国智库的专业力量。[方法/过程]本文结合规范制定的框架理论,通过构建智库参与全球卫生治理规范制定的机制模型,展示智库具体参与规范制定的不同阶段,并以“同一健康”规范为典型案例,分析智库通过信息筛选、制造舆论、边界工作、框架反思4种机制运作,使“同一健康”成为国际社会的优先事项与普遍规范。[结果/结论]智库通过4种机制介入规范制定的过程,发挥着重要的知识供给作用,不断推动规范的生成与扩散。面对中国创建全新卫生治理规范的现实需求,中国智库需要从聘任代表性活动家、打造特色智库品牌、开展智库协同合作以及加强国际组织联系4个方面着手,积累专业知识、塑造倡议网络、进行规范倡导,从而推动中国提出的改革主张和规范理念走向世界舞台。
2025年03期 v.10;No.57 95-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5K] [CNKI下载次数:8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 ] - 施蕾蕾;
[目的/意义]为了应对智库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以及有效提升自身的知名度和关注度,大多数新型智库开始探索以多元化方式来提升其传播力和影响力。近年来,伴随数字技术浪潮发展而来的数字叙事逐渐成为新型智库运营发展中一类值得关注的创新叙事模式。[方法/过程]为阐述数字叙事对新型智库运营发展的价值意义,本文主要从分析数字叙事概念内涵及其被应用于新型智库运营的动因入手,以新型智库运营具体实践为例,对数字叙事赋能新型智库运营的具体模式和影响展开分析。[结果/结论]数字叙事赋能新型智库运营的创新路径,主要从资源整合、运营机制和技术运用等方面展开。
2025年03期 v.10;No.57 106-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9K] [CNKI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 周兰羽;
[目的/意义]开放科学作为应对科学发现速度放缓的解决方案,正重构科研生态。本文旨在从知识治理视角,为科技智库设计适应开放科学驱动下的科研新生态的系统性框架,助力国家创新体系优化。[方法/过程]本文基于知识运用理论,分析开放科学对传统知识治理在知识生产、传播、应用和评价环节产生的变革。科技智库作为政治系统与技术系统之间的知识中介组织,其功能正在经历多维重构。包括决策支持从封闭式咨询向开放式协同转型、知识治理从封闭性管控转向开放性赋能、公共科学服务功能拓展深化和国际话语从跟随转向引领等。[结果/结论]科技智库适应开放科学的知识治理实践路径,包括技术赋能路径、制度创新路径和文化转型路径,助力科技智库构建包容性治理体系,从“知识守门人”转向“生态构建者”。
2025年03期 v.10;No.57 115-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5K] [CNKI下载次数:2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 ] - 梅红;常琳琳;胡文静;
[目的/意义]在国内外环境复杂、风险挑战增多且政治经济因素交叠渗透的当下,探索中国高校新型智库发展的新趋势、新问题、新特点,对建构可持续、有活力的智库创新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本文以中国智库索引为依据,分析我国高校智库建设的现状与动态,剖析新时代背景下智库建设存在“功能定位重复、合作网络疏松、问题应对滞后”等突出问题;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理论,结合新环境与特点,提出高校智库未来建设目标,以西安交通大学新型智库探索为例,分析智库建设可能的发展路径,并提出政策建议。[结果/结论]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中国高校新型智库,需从提升多样性、融通性、韧性着手,促进智库人才、资源、思想汇聚;推动学科与学理、工具与方法、研究与实践交融;提升智库敏捷性与恢复力,共促灵活、有效的创新智库生态形成。
2025年03期 v.10;No.57 124-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3K] [CNKI下载次数:4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